〝對派坦加利而言(是指一種瑜珈方式),素食主義並不是一種道德儀式,而是一種科學方法。當你吃肉,你不只是在進食,你也是讓那個肉的來源的動物進入你。〞
這是連結分享的文章(附註)中,最讓我感同身受的內容。
至少我可以非常明顯的感受到,自從決定不吃肉以後,自己情緒和心境上的差別。而且不吃肉僅僅一個多禮拜,我就從一個原本非常愛吃肉的人,快速且順利地變成完全不想再碰肉的人。就算腦袋和味覺都還清楚地記得那好吃的味道,但就是不想再吃肉。明顯的差別是心境比較平靜、比較沒有負面的情緒和想法。 相較於之前人生在心靈上總是莫名的起伏、波折和混亂,現在的我真的舒服很多,也輕鬆很多。
這一年中,更是陸續聽到有關吃動物的肉就是在吸收牠的能量之類的相關言論,真的很多。然後今晚看到了下方連結要分享的文章,我突然有了一個懷疑!世人普遍對生存充滿憂慮、對死亡充滿恐懼,這難道不剛好是動物們臨死前的心境?
其實也不是真的完全不能吃肉。 只是第一,我們是否真的有足夠的能力,來平衡掉所有死於非命的動物所傳達給我們的負能量? 第二,只有在吃動物之前,先真心獲取牠的允許,並表達我們對其奉獻的感激, 這樣才算達到了初步吃動物肉的資格。因為尊重和感激,生命得以互惠,也大大解消了負能量的相互影響。
所以這篇文章(附註)中說〝吃素是種科學方式〞,真心覺得很有道理啊!
 
 
 
文章標籤

江雨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才在社群軟體看到慈善機構給街友發飯的照片,突然間有一個靈感。應該可以開發出一種商業營運模式,叫做〝以工代賑+以物易物〞。不發錢、不付錢,但是直接用工作換取食物或物品。
這個靈感至少有三個好處:
第一,是〝以物易物〞原本就是人類最原始的交易模式,且彈性更大。用來交換的工作或物品須有底線,不違反道德底線和公平原則。
第二,是基於對人最基本的尊重。有付出才有獲得,施捨在本質上,其實也是從有過渡到無、從上過渡到下(想像物品從上面的手,放開給予到下面的手),並不算平等互惠,接受施予者其實很難維持自尊。
第三,其實〝以物易物〞的模式可以擺脫金錢對人類和社會的控制和影響,人們可以直接進行物品的交換、或是用勞力交換,也可以用技藝、智慧、靈感或創意等等進行交換,一切只在於雙方的協商和溝通,互相達成協議即可。於是任何形式的付出都成為生存的有利條件,人人也都有了可以發掘和發揮自己天賦才能的空間和機會,也能脫離賺不到錢就無法生存的憂慮和恐懼。
至於落實到現實中應該如何進行?如果老天爺也覺得這個想法不錯,應該就會給實行的機會吧!給對的人,在對的時間,在對的地方,做出最對的事!
文章標籤

江雨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確定自己的未來會愈來愈好?
希望未來愈來愈好的人
請努力做到讓自己的當下感覺良好
重點在於 未來就是個顯化的世界
而顯化的 是你的心
所以請使出渾身解數
把從出娘胎開始到現在
看到、聽到、經驗到、思考到、甚至想像到的、所有知道的一切方法
全都用上
不夠用就趕快去學習
就是要努力讓自己當下可以感覺良好
因為上天總是會使出手段
來幫助我們丟掉和調整那些不對、不適合我們的人事物還有觀念
或是用來考驗我們的信念是否堅定、是否還有疑惑
所以 如果你仍經常性地、反覆地陷入類似的困擾
那是上天還沒有放棄你 仍一次次在提醒你
有事情要做改變囉!
有想法需要轉彎囉!
總之 若期望一個美好的世界
請記住這個〝顯化〞的重點
因為只有心中感覺美好的人
未來 因顯化而美好
文章標籤

江雨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基百科中有提出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又譯卡爾達肖夫尺度),是根據一個文明所能夠利用的能源量級,來量度文明層次及技術先進程度的一種假說,由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首先提出。他用能量級把文明分成三個量級:I型、II型和III型。
簡單來說, I型文明(一級文明;行星文明)就是指當人類能利用整個地球的能源時,就達到了一級文明。II型(二級文明;恆星文明)是只當人類能利用整個太陽系的能源時的文明層次。III型(三級文明;星系文明)是當人類能利用整個銀河系的能源時的文明層次。
後來人們又多補充了四個文明等級,統稱「宇宙七級文明」。第四級是只能利用整個宇宙的能源(宇宙文明)。第五級是指人類能任意穿越多個維度,稱為多維度空間轉換文明。第六級文明是指人類的意識體可以暢遊各個平行宇宙,又稱平行宇宙文明。第七級是指人類可以觀察、改造、甚至創造新宇宙,又稱創世文明。
可是,這種文明分級的基本概念感覺怪怪的…因為它只有在物質的層面上去做分類而已。它所謂的利用,還有想利用的能源,都只在物質的層次上去下功夫。這應該不是真正的文明應該追求的方向。
除非它所謂的〝利用〞,本來就包含生命更高的層次和維度。所以早就不應該叫〝利用〞,應該叫〝運用〞比較好。還有想利用的〝能源〞,應該改叫〝能量〞也比較適當,因為能源比較受限於是有形的物質,而能量可以包含有形與無形。人類如果自己不提升到相應的層次,就無法理解和運用所存在層次的〝能〞,這是一定的。而我又狐疑了!就算知道怎麼運用整個宇宙的能量,人類知道自己想做甚麼嗎?這又回歸到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什麼是人想提升自我的動力?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它的答案往往可以與個人現有的層次相應。
我知道的是,高的文明層次要為低的文明層次服務,促進低的層次文明的進步。由下至上的逐步體驗每個層次和維度,才算往圓滿和核心前進。任何層次上會導向毀滅的決定都算是迷失。雖然迷失也是種體驗,但是一再地體驗迷失就無法進步。所以不要沉迷太久,要記取教訓,才能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繼續前進。
文章標籤

江雨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走在路上時,想到一些有的沒的。
正確的說,我隨時隨地都可以想到一些有的沒的。我從小就很常發呆。
我突然想到,其實在塵世中,有能力過得很好的人,不一定就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而且有可能更加沉迷於這場幻境遊戲。
我們大部分人的生命中和生活中,在努力追尋和遵守的事項,大部分都是為了想幫助我們自己在這個塵世中能過的好一些。好成績、好技能、好工作、好的戀愛、好的婚姻、好的家庭、好的名聲、好的財富。遵守法律是為了不犯法不害人,認為做好事應該就有好報。大部分的人是抓住了所謂〝美滿生活〞的遊戲規則。換句話說,大部分人雖是好人,但仍沉迷在遊戲中。好人,不代表悟者。可是要悟,才能超越和提升生命的層次。
所以,上天給我們一手好牌,也許也不見得是真好。想想,甚麼人容易對遊戲上癮?往往都是嚐過甜頭的人!在他的經驗法則裡,只要曾經在某種遊戲規則中獲得想要的東西,或是看見別人在這套遊戲規則裡,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就不會輕易放棄繼續在這個遊戲規則中付出努力。不會想去思考這套遊戲規則有甚麼問題,也沒有動機去尋找,是否有不同的生命模式?往往只有在這套遊戲規則中撞到牆的人,才會有機會去主動思考,或是乾脆的決定說:我不玩了!(這裡指的不是主動放棄生命的人,會主動放棄生命,往往是對這套遊戲規則太認真、太相信了!這樣反而更跳不出來。)
真的,很少人像釋迦牟尼,明明是養尊處優、要甚麼有甚麼的王子,還會主動放棄一切,只為領悟生命的真諦。
我想起聖經裡有一段話,查詢了以後是馬太福音20:16說:「這樣,那些在後的,將要在前;那些在前的,將要在後。」也許我說的不是祂的原意,但是我確實深深感覺,在這個塵世最成功、或嚐到最多甜頭的,反而可能是最放不下、最執著、也對這個塵世最認同的。
其實也不是一定要承受痛苦和失落,才可能去〝悟〞,只要思考就可以了。常常去思考任何事物的本質。看表面,也要思考內涵。看正面,也要想到反面。其實,人心和人性的組成就是最複雜的。了解心性,我個人認為也是修行很重要的部分。「悟」,本來就是我(吾)的心。
所以,塵世中的勝利者們有想過嗎?外在的擁有愈多,可能是種陷阱。輪迴本身,也是一種遊戲規則。只有看透和放下,才算比較接近了正確的道路。至少心裡要了解,不要緊緊抓住。
我也才終於領悟到,為何說術數是迷信。因為所有術數(風水、算命、法術…等等),幾乎都是在幫助人趨吉避凶,獲得更好的生活,這本身就是這塵世中某一條的遊戲規則罷了。就如我說的,成功不一定是真的成功,可能是讓人更沉迷的陷阱。
這些就是今天走路時想到的事。我想我應該是個天生的哲思者或修道者,否則也不會老是在想一些有的沒的。如果想事情可以當飯吃就好了!哈哈!

江雨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網路上找到一篇文章中有英國2021/12/162022/01/16的統計表格,可以明顯看出30歲以上施打過第三劑的確診人數是明顯高於未施打過疫苗的確診人數235倍。這現象不值得注意嗎?原因是為何?

undefined

※為何 30 歲以上、打 3 劑疫苗的確診人數,比沒打疫苗的人數高 2 35 倍? ( 圖表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03085008.aspx)

 

    關於圖表和數據,最好不要只看到標題想讓我們看的,其中往往可以挖掘到很多真相。雖然這張圖表的解釋,在於顯示施打第三劑後死亡率的下降。但是圖表沒有明確顯示出死亡數裡有多少是原本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人數,所以只看死亡數字的話,沒辦法完全論定死亡率的高低與施打疫苗的關係。但是確診數是可以確定的,因為病毒的傳染性一般應該是平均的,不會是一些年齡較容易被傳染,或一些年齡不容易被傳染。

 

    可是這張圖表顯示的,是30歲以上打第三劑的確診數比不打疫苗的人數高出235倍!參考202112月的〝健康1+1〞節目中的數據表格,得知英國打了三劑疫苗的人數33%https://youtu.be/RyPzG2ls-_Y,影片1022秒處),計算後約為2218萬人。再粗略估計未施打疫苗人數,英國人口有6722萬,而施打疫苗的人數約佔75%,反推未施打疫苗人數有25%左右約為1680萬人。這數字顯示打了3劑疫苗的人數只比未施打疫苗的人數比高出1.3倍。但是為甚麼30歲以上、打三劑疫苗的確診人數會高出235倍之多?以上是對於英國的數據分析而來的疑問。

 

    另外需要補充釐清的是,表格的數據中未打疫苗的<18歲的確診數高很多50多萬),是因為它涵蓋了全部018歲的人口,且死亡人數中未顯示是否原本就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的比例。而打了3劑的<18歲的確診數較低,是因為其數據實際上指的是1218歲,因為直至20224月,英國才讓511歲孩子接種疫苗,5歲以下則還不能接種。英國於20219月開始讓1215歲接種疫苗,所以至2021/12/16~2022/01/16統計期間,能施打到3劑的1218歲人口本就不多。總之,<18歲的未接種與接種3劑疫苗人數數值並列比較並不適當,所以特別提出。

 

    接著來研究台灣本土數據https://www.aweb.tpin.idv.tw/COVID-19/vaccine.php,施打疫苗的人數約有1999萬,施打2劑的人數是1880萬,而施打了三劑的人數,目前至少有1466萬。台灣2020年的人口統計有2357萬人,用這個數據來反推未打疫苗的人口有358萬。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很可惜,我找不到未接種疫苗者確診人數和打了3劑疫苗者確診人數的資料,沒辦法得知確診數和疫苗的關聯。而以上表格顯示的死亡數據,顯示至少93%的死亡人數中是原本就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以及43%62%是年齡超過80歲的人。而在未打疫苗的死亡人數中,原本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以及是年齡超過80歲的人的比例是多少並沒有顯示出來。如果未打疫苗者死亡比例較高,但是其中重大疾病或慢性病、以及年齡超過80歲的人比較多呢?如果打了3劑的死亡比例比較低,但是其中健康者死亡的比例其實比較高呢?還有,因為沒有關於疫苗和確診數的資料,無法排除是否有跟英國一樣,打3劑的確診人數高於未打疫苗者人數的狀況。

 

    為何提出上述的表格和數據分析?因為不是只有中重症和死亡率值得注意,因為就連輕症也可能有長新冠後遺症的問題,所以除了不小心自然染疫,任何可能促使人染疫或病況加重的因素應該都要先排除。還有就是疫苗是否導致ADE效應的議題。前提是,如果不能排除有疫苗ADE效應發生的可能,就不應該再鼓勵人們接種疫苗、甚至鼓勵給5歲以上孩童打疫苗才對。畢竟ADE效應容易讓病況變嚴重。

 

    以我目前的了解,在用舊的新冠病毒研發疫苗時,確實有先排除產生ADE效應的可能。但是這種疫苗產生的抗體,在面對新冠病毒的變種時,卻似乎無法排除ADE效應、甚至擔心有促進ADE效應發生的可能。健康1+1節目中有表示(https://youtu.be/dwcFEMRNeMk,影片5116秒處;https://youtu.be/RyPzG2ls-_Y 有來自法國20218月份的研究結果,說明Delta變種病毒會引發ADE效應,為疫苗接種帶來隱憂(報告連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384810/標題:Infection-enhancing anti-SARS-CoV-2 antibodies recognize both the original Wuhan/D614G strain and Delta variants. A potential risk for mass vaccination?。現在加上英國確診數據顯示打3劑疫苗者,Omicron的確診數確實較高。這難道不能合理懷疑為,施打疫苗有可能引發新冠變種病毒的ADE效應?至少現在並沒有實驗結果可以排除這種憂慮!

 

    再進一步檢視台灣本土的死亡數據表。幾乎全世界都在鼓吹接種疫苗來預防中重症和死亡率,但中重症確診人數裡沒顯示疫苗施打相關數據,無法判斷疫苗是否確實有降低成人或兒童中重症機率,或反而升高中重症機率。10歲以內的未接種疫苗者的死亡率非常低6/46/901/天),且沒有顯示10歲以內的死亡率是否與具有先天性疾病、慢性病或其他重大疾病相關。這樣是否真有讓孩子承擔ADE風險的必要?目前已經有Omicron變種病毒及Deltacron變種病毒出現,尤其是Deltacron變種病毒,病症可預期不會似Omicron輕微。如果日後開始流行更強的變種,又真的發生疫苗ADE效應,後果是不堪設想!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網路上一些討論ADE效應很紅的醫生和專家影片,只談到新冠疫苗在研發之初就有排除ADE效應,但之後關於變種病毒的ADE效應就未再提及,我擔心這會誤導大眾低估ADE效應的風險性。還有,ADE效應的討論一度被認為是不科學、沒有事實的謠言。可是事實上,關於Delta變種病毒引發ADE效應的研究報告已經有了。雖然還沒有Omicron的相關報告,但也沒有研究能證明Omicron變種病毒和其他變種病毒都已完全排除ADE效應的可能,然後又沒有針對變種病毒研發的疫苗可以使用。在這樣的狀況下,一昧否認疫苗有引發任何種類的新冠變種病毒產生ADE效應的可能,是否才是不科學?建議把目前已有的、真實的實驗結果公之於眾,讓民眾和家長可以自己思考或找資料,不要只一昧宣傳疫苗可以降低中重症及死亡率。至少我在知道關於變種病毒會有ADE的效應之後,對於現在家長瘋搶疫苗給孩子施打的現象感到憂心!

 

    再說一次,新冠輕症也可能有長新冠後遺症的問題,所以任何可能促使人染疫的因素應該都要先排除!至少英國打三劑疫苗的確診者數量比沒打疫苗的人多很多倍是很奇怪的事啊!若不是因為ADE效應,我想世人也需要得到一個真實的原因和答案。

 

文章標籤

江雨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之前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每個人都很忙,幾乎沒多少人有時間和耐心去看完超過10分鐘的影片。為此我特地做了整理和歸納,將目前為止有關疫苗的爭議做個報告,儘量讓大家可在5分鐘內可以看完。

 

    當然,如果對我提供的內容存疑,或是想要多了解細節,我也有提供資料的連結。

 

    前題是,請不要忘了,如果您也覺得新冠病毒對人類的威脅不亞於愛滋病毒。人類對愛滋疫苗的研發,也是懷抱著美好且合理的設定去進行,而現實就是超過30年還研發不出來好的疫苗。為何您會覺得新冠病毒的研發上,同樣是有著美好且合理的設定,只研發一年就可以使用在全人類身上了,而且除了完美的防止染疫或預防中重症、預防死亡外,完全不可能有其他問題?

 

    也請不要忘了,一年的研發是完全來不及做全部成分對人體產生的效果的研究,目前僅有的生物實驗只進行到動物階段,根本沒有人體實驗(可是卻已經直接施打在人體了)。也不可能知道疫苗對人體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後的中長期影響。現在,疫苗已經在全球施打一年多,不斷有科學團隊和專業機構做出新的研究報告,如果報告結果真的顯示出一些警訊,會真的完全沒有參考的必要嗎?至少,很希望大家不要把說疫苗有些問題的人,都認為是存有偏見或覺得不屑一顧。

 

一、疫苗產生的傷害(資料來源https://youtu.be/Z_I87G3dEBo

    主要來自刺突蛋白對人體的影響,研究顯示注射疫苗後2個月,刺突蛋白仍有存留,是否更長期存留則需要再追蹤。主要的傷害有:

  1. 傷害細胞線粒體(線粒體相當於細胞的發電機),嚴重時會引起器官功能衰竭。
  2. 損害DNA自我修復的功能
  3. 會改變人體DNA(目前是mRNA疫苗的體外研究有相關結果;資料來源https://youtu.be/8p8ToL475-0

 

 

二、疫苗中的mRNA注射24小時後,至少分佈9大器官(資料來源https://youtu.be/Z_I87G3dEBo

    目前缺乏人體實驗,僅有輝瑞做的動物實驗研究,仍可作為人體副作用參考。動物注射mRNA疫苗後,發現誘發產生的刺突蛋白會分佈人體多個器官,包括:

1.肝臟2.脾臟3.腎上腺4.骨髓5.心臟6.腎臟7.淋巴結8.肌肉9.卵巢

    分佈量前三名是肝臟最多,其次是脾臟,第三是腎上腺。肝臟主要負責的是人體的代謝及解毒。脾臟跟人體免疫功能有關。腎上腺會分泌腎上腺素調節人體免疫力。而淋巴結也跟免疫有關,骨髓則是造血的功能,卵巢是生殖功能,腎臟是代謝和排毒。

 

三、mRNA疫苗短、中期潛在副作用整理(長期副作用還未知)

資料來源https://youtu.be/r3Ds6oNPZ-k

1.心血管問題

2.腸胃道問題

3.神經問題

4.免疫問題

5.內分泌問題

6.川崎病

7.多系統炎症綜合症

    副作用主要來自刺突蛋白對身體的影響及疫苗佐劑(封裝脂質納米顆粒層)的毒性。

    FDA有輝瑞提供的、研究數據截止至2021/2/28的研究報告,副作用達1291種。資料來源https://youtu.be/PmmVwT66p6c

 

四、疫苗隱憂:ADE效應資料來源https://youtu.be/7avCcSejwGo

    ADE效應是指在已有抗體的狀況下再次感染病毒,症狀會更加嚴重、更容易引發中、重症及死亡的現象。

    目前的疫苗是用Covid病毒研發,對於後來變種的Delta病毒,已有研究結果確實會引發ADE效應。Omicron病毒是否也有ADE效應則還未有正式研究,但不能排除有ADE效應的可能。目前已有Omicron變種以及Delta+OmicronDeltacron超強變種病毒。如果沒有排除疫苗ADE效應的隱憂,那麼注射疫苗,反而為擴大疫情埋下伏筆。尤其是替兒童施打疫苗愈多,就是有愈多讓兒童更容易染疫、和中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

 

五、為何打疫苗第三劑的死亡人數總是偏高?值得深究。

    如果疫苗打愈多愈安全,為何每天染疫的死亡人數,打三劑的總是高於打一、二劑的,還有,為何打過疫苗的三劑)的合計死亡人數也幾乎總是高過沒打疫苗的人數?(大家可以觀察一下每天公布的死亡人數表格喔!)

    5個月前,美國CDC曾做過43Omicron感染者的研究統計,有79%Omicron感染者打過二劑以上的疫苗,而其中有33%Omicron感染者都是打過三劑疫苗的。這是為甚麼?另外,其中有14%Omicron感染者是曾自然感染的二次感染者。(資料來源https://youtu.be/RyPzG2ls-_Y

 

    我個人是強烈不希望疫苗也施打在兒童身上,因為一項體外研究證實mRNA會改變人體DNA的研究結果,使得打了疫苗的兒童就算幸運地在短期內沒有副作用發生或只有輕微副作用,也無法保證沒有中長期的影響或是造成兒童DNA的變異。還有ADE效應的疑慮也還沒有排除,怎麼確定打疫苗不是反而增加染疫機率和中重症及死亡風險?病毒還可以防禦,且致病性多侷限在呼吸道。而疫苗是沒給人防禦的空間就直接打入人體裡,侵略性極強,且其成分可能造成的傷害性是去往人體各大器官。

 

    不過已經施打疫苗的人們不用太擔憂,既然已經施打,還是可以努力做排毒措施喔!已知有助於增強抵抗力的維他命CD要記得補充(維他命D注意不要過量),多喝水,保持正向和愉快的心情,攝取均衡的營養可參考https://youtu.be/zBJc8LY5Gho。疫苗爭議篇就整理到此,祝大家都平安健康!

 

文章標籤

江雨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五大元素是指地、水、火、風、空。世人所嚮往的世界大同,其實也代表了五大元素的融合。其中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是代表了地球上的四大種族,四大種族都保管著某一種的元素。所以當四大種族之間都能互相尊重,擁有平等、和平與愛,就能幫助地球順利進入銀河時代。這是世界大同的開端。
 
地球的四大種族為印地安人(紅人)、非洲人(黑人)、亞洲人(黃種人)、白種人。印地安人是大地元素—〝土〞的守護者,教導人與大地連結。非洲人是〝水〞元素的守護者,教導人珍惜水資源。亞洲人是〝火〞元素的守護者,擁有創造的能量。白人是〝風〞元素的守護者,教導無條件的愛。而第五種元素—〝空〞指的是以太,將四大元素包含其中。
 
地球人目前應該要做的事,就是要重建四大種族之間的平等、平衡、和平、愛還有尊重。要將所有種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這是開創新時代的條件。
 
美國的原住民有白水牛女神的預言,說當白水牛降生在地球上的時候,就代表新時代來臨了。而白水牛是象徵著光的勝利!我目前找到的最早的資料,是在2011年7月4日台灣醒報的報導,說在美國達拉斯誕生了一隻罕見的白色水牛,當時這隻小水牛已經兩個月大。報導中說,這隻白色的小水牛是150年來第一隻公的白色水牛,而且並非白子,而且牠是有史以來第三隻白色水牛。德州最早的第一隻白水牛是在1933年誕生的。這是個好消息!因為代表光的勝利的白水牛已經誕生!
 
而白水牛女神就是在鼓勵並教導著四大種族要互信、互愛、互相平衡和尊重。很多原住民部落的薩滿,都在學習屢行白水牛女神所交付的使命。
 
四大種族之間不該再有任何歧視或爭戰。 不只是薩滿們,現在很多的小孩都是來自未來的靛藍小孩、 水晶小孩、星星小孩、彩虹小孩、鑽石小孩等。當白水牛降生地球之後,他們將會負責新舊世代的平衡。
 
文章標籤

江雨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看到一篇貼文。用我自己的話來說,這篇貼文就是在提醒,揚升是需要每個人做到自我的轉化,而不是把這責任丟給光明勢力去做。能自我轉化的人愈多,揚升來得愈快。這應該跟快點達到質能躍升的臨界點有關。揚升一定會發生,屆時自我轉化的人愈多,得救的人也就愈多。
 
關於這篇貼文內容,我心中馬上浮現出一個問題:
「什麼才算自我轉化成功或努力方向正確?」
 
在眼前的日常生活順遂之下,要感受到幸福是相對容易。也許只要告訴自己不去想起討厭的人事物或受傷的往事,就可以心情平靜了。
 
不過,自我轉化是沒這麼簡單的。我想了一下,腦中浮現出來的答案是:
「所謂的做好自我轉化和揚升的條件,是要做到就算想起任何讓自己感到不快的人事物甚至經歷、回憶,都能釋懷、找到平衡點或正面的意義。要做到在世俗世界裡所謂的〝不好〞,當你再看著這些〝不好〞時,你都能從中看到它的光輝,而光就是來自於萬物的一體兩面。」
 
從自己生命的一切經歷著手,學習轉變自己著眼的眼光和思考的角度,得到全面的平靜、喜樂和智慧,這才是自我轉化。所以每個人自我檢測的方法,其實就是看看自己還有沒有討厭的、或什麼還過不去的?那些悲傷的記憶,是否還會讓你想流淚?那些委屈的經歷,是否還讓你感到氣憤?
 
在此也藉機分享一個我這兩天看到的他人一個蠻特別的想法。這個想法是說現在疫情的病毒是為了幫助人轉化深層的情緒而來的,因為這個病毒有一個在心理上很特別的地方,它會誘發人想起內心的負面情緒和經驗,所以染疫的人就應該要好好靜下來休息,也要好好面對及處理自己深層的負面情緒。這個說法讓我印象深刻。這和我一個想法蠻契合:病毒會受負面能量吸引。不過這說法賦予了更積極的意義,病毒的存在,是要讓人面對和處理真實的自己。
 
唸千萬遍經文,比不上開解自己一次。我是這樣想啦!各位覺得如何呢?一起在人世這艘船上航行,一起加油囉!
 
文章標籤

江雨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篇文主要用意不是在為神韻做宣傳,而是想探討〝能量治病〞。
 
自從2022年2月,神韻開始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巡迴演出,佳評如潮!其龐大的氣場與高能的視聽感受,讓觀看表演者紛紛表達有如經歷一場正能量的洗滌,感受到和平、希望與啟發,充滿喜悅、感動、與昇華的感受,甚至有觀眾表示自己身體的病痛,在看完演出後竟得到了改善!
 
這讓我想到前些天,我在網路上跟人提到了澳洲的原住民〝真人部落〞,在一夜之間讓腿部的開放性骨折復原。它的原理基本上其實跟看表演後病痛改善的觀眾一樣,都屬於一種〝能量治病〞。真人部落是懂得跟身體細胞溝通,用愛、撫慰、歉意、感謝的能量去調整,讓細胞從被破壞的創傷狀態,自我療癒而回復成原本的健康狀態。神韻的演出,除了舞者表達出的能量和美感,其音樂本身也是能打通全身能量通道的利器!
 
在古代,音樂本來就是用來治病的。中國的五音〝宮、商、角、徵、羽〞,每一音其實就對應著一種臟器和一種五行,可以用音樂的聲波能量調解臟器的能量狀態,來讓臟器恢復健康。其五行-五音-五臟的對應關係分別是:木-角-肝、火-徵-心、土-宮-脾、金-商-肺、水-羽-腎。
 
而在西方的音樂,432HZ的音樂也可以跟人體細胞共振,所以具有療癒的效果。我不確定神韻的樂器是否使用了432HZ的標準來調音,因為從1953年開始,國際標準組織(ISO)就將440HZ訂為標準音高,音樂也失去了達到調節人體健康的功能。但是就觀眾們的回饋看來,我是高度懷疑神韻的樂器是使用432HZ來調音的。
 
這裡想附帶一提的是,說正能量能夠抵抗病毒,並不是毫無道理的。有一個說法是,病毒也是種微觀層次的靈性粒子。對人類來說,病毒是種攜帶著負能量的致病因子,那麼我們就不該自帶太多負能量來吸引它並與之共振!正能量場是一種天然的屏障,既然病毒也具有靈性,會避開與之不相合的正能量場也是理所當然的。
 
能量治病是已在發展中的新領域。相信隨著人類靈性的提升,它也會是未來醫療的主流模式。
 
文章標籤

江雨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